第101章:北方儿郎,南方姑娘 下_龙象演义
笔趣阁 > 龙象演义 > 第101章:北方儿郎,南方姑娘 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1章:北方儿郎,南方姑娘 下

  第101章北方儿郎,南方姑娘(下

  老孙头有些错愕,小丹有些吃惊,慧珠则是一脸不可思议。

  片刻的安静后,火锅店转瞬之间又恢复如初。

  “哦,不好意思,那可能我认错人了。”

  桌上五人一起缄默起来。

  不知道过了多久,老孙头眸子一转开口说了起来。

  “对了,几位姑娘怎么称呼?”

  小丹一边伸着筷子一边自觉的报起家门来。

  “我叫宋丹,大爷您叫我小丹就行了。”

  “这位是慧珠姐姐。”

  “至于我家小姐,那可…”

  慧珠在桌下踩了宋丹一脚。

  宋丹撅起嘴和慧珠对视起来。

  而那人则是一言回之。

  “大爷,我叫秋水。”

  老孙头眼睛一亮。

  “秋水,好名字啊,姑娘你的姓氏呢?”

  “姓氏嘛,不是什么名姓大姓,大爷我看您也不像是拘于礼数与俗规的人,这个在下也就不多言了,大爷您叫我秋水就可以了。”

  老孙头哈哈一笑挠了挠脑袋。

  “对的,是老头子我多问了,有缘相聚一起吃顿火锅就行,那些客套发问的环节就不要了。”

  “还敢问两位?”

  “老头子我姓孙,大家都叫我老孙头,至于本名嘛,老头子我叫孙劲洲,哪里人士我自己也快忘了,在这水乡镇呆了十几年了,水乡人士吧。”

  “至于小常嘛,来水乡镇没多久,很不错一孩子,姓常,名玉。”

  当常玉这两个字一出口之后,宋丹和慧珠都是一愣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
  秋水则是神色一滞。

  “常玉?”

  “哪个常玉?”

  “莫不是前阵子山里的那位常玉?”

  “那个,不好意思了,我并不是你们所说的那位常玉。”

  “我也看过驿摘了,知道最近有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叫做常玉。”

  “只可惜,重名重姓而已。”

  江常胜一脸微笑满是认真的回答道。

  宋丹和慧珠都是盯住了江常胜,仿佛想要看出来点什么。

  而秋水则是眸光闪烁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  “我是西北尘州穆河人士,懂点医术,这一路过来要往南原京都去。”

  “平日里读过一点书,想要看看能不能考取个功名利禄,替祖上争点光。”

  “如果考不上的话,那就找一处定居下来,当个医生。”

  “路经此地,这阵子一直在水乡镇这里休息。”

  说到这里,江常胜笑了笑。

  “小丹姑娘和慧珠姑娘为何如此神色看着我。”

  “莫不是小生我的脸上长了痦子不可?”

  “说个实在话,这些个日子里,每逢有人见到我,就会问我是不是那个得到什么大帝什么传承的常玉。”

  “我都有些疲于应付了。”

  江常胜倒是演技在线,满是无可奈何的模样。

  宋丹和慧珠一脸的古怪。

  慧珠急忙开口道。

  “你看起来有点奇怪耶,不像是你自己说的那般,刚才我家小姐问你话,你为什么那么激动啊…”

  秋水伸出一手打断了她。

  “天下之大,何固于东西南北。”

  “有重名重姓之人很正常的。”

  “人的情绪是多变的,有时候说话声音高一点是一件正常的事情,没什么可多疑的。”

  “慧珠,你又叨扰到别人了。”

  “没事,小事而已。”

  江常胜向宋秋水投去了感谢的目光。

  老孙头在一旁吃着火锅,眼睛里满是深谙的窥探之色,不知道在想着什么。

  “喂,常玉公子,你到底行不行啊?”

  “你和老孙头的打赌进行到什么情况了啊?”

  就在这时,火锅店内不断传来一阵阵质问声,轻笑声。

  江常胜脸色一囧,老孙头更是又挥手又使眼色,人声这才作罢。

  老孙头连忙吆喝着吃吃喝喝起来。

  一时之间,江常胜五人所坐的这张桌子下,流淌着的满是各个不同的心思。

  气氛忽然又变得有一丝诡异起来,大家心照不宣异常沉默的吃起火锅来。

  宋丹的一句话,顿时又盘活了整个饭局。

  “大爷,您在水乡镇呆了十几年了吗?您是做什么的啊?”

  这句话一出,老孙头整个人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。

  “我是做刺青刺绣的,姑娘可知道?”

  宋丹眉头一皱。

  “刺青刺绣?您说的是哪种?”

  “往人身上刺的那种。”

  宋丹顿时一脸的惊艳之色,立刻高呼了起来。

  “哇,大爷,你会这个手艺啊。”

  “好厉害!”

  “哈哈哈哈,一般吧,要说到刺青刺绣,不敢说普天之下,但在这西北一带,我老孙头的手艺认第二,没有人敢认第一。”

  江常胜微微一笑,老孙头又开始吹牛了。

  “姑娘,要知道刺青这门子手艺,当今天下,会的人不多。”

  “我们虎国更是不多。”

  “这门手艺主要是在东大陆的龙国比较流行,然后从龙国传到其他国度。”

  “我们虎国其实并不流行刺青。”

  宋丹眼睛里满是好奇之色。

  “我以前见过有人在身上刺青,也见过一个刺青店,但见的其实很少,也不太懂,老先生你快讲讲。”

  一下子大家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老孙头的身上。

  老孙头的话题感和节奏能力实在是太强了。

  他立刻清了清嗓子讲了起来。

  头头是道口若悬河。

  但凡他一开口,真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,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。

  几人一下子就听的入迷了,连听过很多次的江常胜都满是津津有味的模样。

  一下子之前的那些尴尬还有小心思都先被抛开了。

  只听他掷地有声,一字一句。

  “如果真要说起来,那这门手艺的历史可就悠久了。”

  “历史第一个在身上刺青的人,叫做胄。”

  “胄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人物。”

  “其实那个时候,胄还算不上是刺青。”

  “当时他是龙国一个的将领。”

  “此人是一个极具阳刚之气的人,更是天地间赫赫有名的强者。”

  “相传那个时候,海外有一些宵小之徒常年骚扰龙国边陲之地,烧杀抢掠无所不干,弄得民不聊生。”

  “胄在一次行军进攻匪徒的战役之中,看到了老百姓们水深火热的惨痛景象。”

  “胄在看到那些画面之后,痛定思痛,发誓要将那些海外的狂徒宵小,魑魅魍魉们杀干杀尽,还天下老百姓们一个太平。”

  “他发誓,只要一天老百姓们不得太平,那么自己便永生都不会离开那苦寒的边陲之地。”

  “为了明志,他命人用他那把龙胆刀,在他的背上刻了四个字。”

  “赤,心,杀,贼!”

  “于此同时,他更是命人在自己的左臂和右臂分别刺上了两行字。”

  “左臂为‘出门忘家为国’。”

  “右臂为‘临阵忘死为主。”

  宋丹和慧珠都是听得一脸惊撼。

  “世上竟有此人?”

  老孙头微微一笑。

  “是的,此人可谓是一代豪杰名将。”

  “手中那把龙胆刀饮血无数。”

  “他的威名在当时的龙国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”

  “那些狂徒宵小,魑魅魍魉们,但凡在行凶的时候看到赤膊刺字提刀之人,没有一个敢上前,都会被吓的屁滚尿流亡命而逃。”

  “曾经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他。”

  “当时有一群狂徒喜好奸淫民女。”

  “胄听说了以后,带着一群将士假扮成普通百姓混在城里。”

  “然后自己假扮成那群狂徒要掳走的黄花大闺女盖着被子睡在床上。”

  “当天晚上,那群狂徒冲进城里,为首作恶之人则是冲进了那女子的闺房。”

  “刚一掀开被子。”

  “看到的便是‘赤心杀贼’这四个猩红大字!”

  “藏于被窝中的胄赤着上身,当场提起龙胆刀,犹如一尊战神。”

  “而那个作恶之人,还没等胄动手。”

  “口中嘟囔着‘赤心杀贼’这四个字,连退十步,被活活的吓到肝胆破碎,元力逆行,魂台炸裂,血爆而亡!”

  宋丹和慧珠听得张大了嘴巴。

  江常胜已经听过很多次这个故事了,但每听一次,也都忍不住神思向往,满是钦佩。

  胄,历史上第一个刺字之人,邪魔外道的反义词,正气凛然的代名词!

  一生杀人无数,兵器史上的天才,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,尤其擅使长刀。

  据说此人死了以后,他的那把龙胆刀被龙国的皇帝收回,然后传给历代的忠臣名将。

  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,龙胆刀,已经成了兵器谱之中的一颗璀璨星辰。

  这把刀崩碎过无数次,重铸过无数次,但是代代相传,却从没有真正消逝过。

  反而龙胆刀从一把普通的刀演练到了今天,已经是神兵榜上排行第四十九的存在。

  这把刀更是成了忠臣良将的代名词。

  如果龙国的皇帝把这把刀赏赐给某位武将的话。

  那么那位武将一定是一个义薄云天精忠报国的名将。

  相传龙胆刀在历经万般演练之后,可以引天地之正气,杀尽一切魑魅魍魉。

  比如说像五路大仙那种恶鬼存在,就属于魑魅魍魉的范畴。

  哪怕是一个刚出生毫无战斗力的婴儿,只要有龙胆刀相伴,别说五路大仙了,就算是更高境界更高级别的强大鬼魂,也不敢接近周遭。

  由此可见,养出龙胆刀的那位胄。

 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搞行为艺术给自己刺字的他,该是怎样的风采?

  讲完了第一个刺字的胄。

  老孙头砸了一口酒,吃了口肉,一脸的享受继续说了起来。

  “从胄开始,人类才逐渐开始有了刺字的行为艺术。”

  “后来有很多人都模仿胄给自己的身体上刺过字。”

  “这也就是刺青最初的雏形。”

  “然后历史变幻了许久。”

  “东大陆龙国逐渐开始将刺字考量进入了法典。”

  “那个时候,但凡是犯了大罪的人,都要经历一种名叫刺配的酷刑。”“用一种名为刃笔的刀,加上特殊的手法,在脸上刺字。”

  “一个人一旦刺上,终生都无法祛除。”

  “这项酷刑,一直到今天仍旧存在,如果你去了龙国。”

  “看到一个脸上刺有‘罪’字的人,那个家伙便是一个令人唾弃的罪犯。”

  “而那些对家国社会具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,则是会被官府奖励,可以选择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刺上自己想要的字。”

  “刺字这门艺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直到现在,在龙国都代表着荣耀或是罪行。”

  宋丹听到这里疑问出声。

  “大爷,刺字难道不是自己想刺就能刺的吗?”

  “怎么才能分得出来是自己刺的字,还是官府中人刺的字啊?”

  老孙头笑了笑。

  “这你就不懂了,民间的刺字手法,大多数都只是皮肉上的皮毛功夫,但是龙国官府所独有的刃笔还有独门的手法刺出来的字,是很特殊的,容易分得出来的。”

  “不论风吹雨打,雷电烈火,就算那人死了,被烧成灰烬了,但是那些字却依旧能够存在,经久不灭。”

  “哇,还有这一说啊?”

  宋丹一脸的惊讶。

  “要是你去了虎国就知道了,民间坊间的刺字手法,都是可以祛除的,也许一时可以蒙混过关,但是长期下来,很容易被看穿的。”

  “而国家刺配之字,一旦刺上,都会具有强烈的气机伴于其身。”

  “小姐,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虎国玩一遭啊。”

  “哇,云龙风虎,我还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呢。”

  秋水笑了笑,给宋丹夹了一口菜。

  “以后带你去。”

  “小姐,为什么我们虎国从来没有流行过刺字啊。”

  秋水酝酿了半刻开口回道。

  “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。”

  “我们虎国的法典里,并没有刺配这样的酷刑。”

  “在历史中,其实也有年代里借鉴过龙国的刺配。”

  “但是仅仅是考量了一下,并没有适用。”

  “我们虎国的法典在四国里,算是比较人道的。”

  “按道理来说,我们虎国经常和妖族打仗,社会经常不稳定,应该参用重典重刑。”

  “但是当年那位青帝石玉杰说了一句话,让我们虎国之后哪怕是在乱世里,也很少启用酷刑重典。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刑罚不得太过于冷酷,所以刺配这种对一个人身体心灵极具摧残力和影响力的刑罚并没有。”

  宋丹一脸的懵懂无知。

  “青帝说了什么话?”

  “天下大乱之根源,表在于群雄割据战火纷飞,而根在于人心丧乱。”

  “欲治天下。”

  “先取人心。”

  宋秋水的声音掷地有声,这些字眼从她的口中说出来,有一种格外震撼人心的魔力。

  江常胜看的有些呆滞。

  这句青帝曾经说过的话,实在太过经典。

  “天下大乱之根源,表在于群雄割据战火纷飞,而根在于人心丧乱。”

  “欲治天下。”

  “先取人心。”

  一下子所有人仿佛都看到了那位圣贤大帝石玉杰的模糊身影。

  石玉杰,是和成知威同一个时代的人物。

  一个春之大帝,一个青帝。

  不得不说,这两位的存在对于整个人族的影响,实在是太大了。

  老孙头忍不住称赞起来。

  “秋水姑娘之博学多览,让老头子我真心佩服。”

  “想必秋水姑娘一定对历史典故熟稔于心吧,老头子我说了那么多,一定是班门弄斧了,如果有地方说的不好的话,还望秋水姑娘点拨。”

  秋水微微一笑,满是灿烂。

  “大爷您真是谦虚了,我只是有幸看到过这些东西,略知一二。”

  “老先生还请继续,您讲的非常好。”

  “嘿嘿,我家小姐懂得可多了呢…”

  坐在一旁的江常胜从头到尾插不上话,安静的坐在一旁。

  看着这两位显然都挺博学的人,在这一刻江常胜难免有些失落和沮丧。

  自己虽然从今年也开始了,但是腹中所有,跟这两位比起来,不用猜也知道还差得很远。

  老孙头这会儿讲的更来劲了。

  “刺配之后,人们开始将这门艺术彻底的发掘开来。”

  “在万般变化之中,有了刺青。”

  “咱们虎国的人,讲究一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。”

  “不是很流行这种在身体上刺上各种图案的事情。”

  “但是现在其他国家还是很流行刺青之风的。”

  “在其他国家民间,人们把刺青刺绣这一门,统称为纹身。”

  “纹身?”

  “对,有纹在背上的,有纹在肩膀上的,有纹在胸口的,大腿,甚至是更加隐蔽的私密之处,都有人纹身。”

  “有纹老虎的,狮子的,或是简单的文字,星星月亮,只要你喜欢,只要你能想得到,就可以纹。”

  宋丹和慧珠听到这里,都是一脸的艳羡。

  “我见过我见过,我在京都见过一个背纹苍龙的,看起来好气派。”

  “嗯,刺青刺绣发展到现在,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了。”

  “咱们虎国一直都不是很流行,不过人多,人口基数大,还是有许多人纹身的。”

  宋丹和慧珠交头接耳起来,发出一阵阵轻笑。

  “小姐,我想纹一个,你说要不要…”

  宋丹的话还没说完,便被宋秋水打断轻声呵止了起来。

  “胡闹,一个正经女儿家,整这些东西干什么。”

  “你别的可以,但是这个不可以,要是传出去或是被人看到,像什么话?”

  宋丹撅了撅嘴。

  “我就是随便问问…”

  老孙头笑了笑。

  “刺青这个东西,究竟算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,不好说的。”

  “风俗文化不一样,行为目的不一样,很难界定的。”

  “小丹姑娘,你家小姐说得对,在咱们虎国你是正经女儿家,要是随便刺青,还是很容易被误会的。”

  “这个东西各有各的眼光看法,有的觉得好看,有的觉得难看。”

  宋丹耸耸肩摆摆头吃起火锅来。

  老孙头喝了一口酒想了想又说道。

  “你们几位可能不知。”

  “这门艺术,往俗的说,是纹身。”

  “往雅了说,是刺绣刺青。”

  “如果往高深处说的话,这门学问,你们还真不能小瞧了。”

  “因为它是一门道。”

  “道?”

  江常胜和宋秋水异口同声的疑问出声。

  两人对视了一眼,连忙分开。

  什么是道?

  世有万法,道有三千。

  当一个修炼者踏入鱼跃境之后,那么他就开始慢慢接触到大道与法则。

  真正的强者,不仅拥有强大的身体与元力,更要能够掌握大道与法则。

  一旦境界走到高处之后,每个人比拼起来,看似简单的一招一式中,蕴含的不仅仅是元力的强弱,更是对元力的掌握,身体的掌控,战技的理解。

  最重要的便是对大道与法则的融会贯通!

  老孙头眸子里闪过一丝不为人知的光芒。

  “是的,如果你们以为刺青刺绣只是艺术的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”

  “真正的刺青,真正的刺绣。”

  “有着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妙用与威能。”

  江常胜和宋秋水再次同时出声。

  “竟有此事?”

  两人又是一滞。

  江常胜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老孙头说。

  宋秋水则满是不敢置信。

  老孙头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,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莫测。

  “嘿嘿。”

  “这个,我就不好多说了。”

  “我只能告诉你们。”

  “刺青刺绣这门手法。”

  “让人提高修炼境界,根本不是什么事。”

  “厉害的刺青与刺绣,改变一个修炼者的体质都很简单,改变普通人的体质,简直是简单的不值一提。”

  “嘿嘿,更为高深莫测的刺青刺绣,别说帮助人修炼了,改变人的身体等等妙用了。”

  “就算是一个人的气运,命格,也能改变!”

  江常胜和宋秋水一脸的错愕。

  此时此刻,几人中最为惊撼的便是江常胜了。

  江常胜和老孙头呆了十几天,自己感觉自己其实挺了解老孙头这个人的。

  但是老孙头这一番话说完。

  江常胜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。

  “原来,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过老孙头,自己根本无法看穿面前的老孙头!”

  “这个身材佝偻,笑起来满是喜气,头发稀疏,牙齿少了几颗,又吝啬,又小气,喝酒经常打怂条,爱吹牛逼的家伙,自己根本看不透!”

  宋秋水和江常胜都算是在修炼一途颇有学究的人。

  宋秋水现在的境界已然是天启境三层了,却只有十九岁而已,而且据说修行的时间极为短暂,是世间数一数二的天才。

  江常胜境界不高,修炼时间也不长,但是有《生死决》打底,所以也颇有心得。

  老孙头虽然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,两人完全能够理解老孙头字面下的含义。

  连一个人的气运和命格都能改变?

  四个字,不敢想象。

  “受教了。”

  “藏的够深的。”

  江常胜和宋秋水再次异口同声说了出来。

  两人说完之后又是一次忍不住的对视,迅速分开,各怀鬼胎。

  热闹的火锅店内。

  一个不为人知的秋水姑娘,乃是当今圣帝小妹,宋秋水。

  一个刻意隐藏的常玉公子,乃是当今莽王之子,江常胜。

  再加上一个完全看不透任何地方的普通老头子。

  外面的风,忽然停了。

  雪,却突然夹杂起雨来。

  雨与雪。

  将这屋檐猛烈的拍打起来。

  热闹的更热闹了。

  吵闹的更吵闹了。

  互不相识却又似曾相识的北方儿郎和南方姑娘坐在一个桌上。

  一口黄牙缺了几颗的老孙头,又是一咂嘴,一清嗓。

  “小二,上酒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